令有些家長感到困惑,看見孩子稍為心散、頑皮或不停地說話,便懷疑是否患上ADHD。其實孩子容易分心或好動,未必代表患上ADHD。醫生是會根據一系列國際醫學標準來診斷ADHD,除了對孩子進行評估之外,還需要向多方面諮詢,包括父母、親友、老師等,以了解不同環境中孩子的行為。
想了解更多有關兒童ADHD,家長可通過以下簡單的自我檢查
2,試選出適用於子女的陳述:
1. |
難以注意細節,容易因此犯錯 |
2. |
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情,如:學習、日常活動、遊戲 |
3. |
難以細心聆聽別人的說話 |
4. |
難以按照指引做事,經常無法完成日常事務 |
5. |
做事經常缺乏條理,難以妥善安排如有關學習、活動、生活等方面的計劃 |
6. |
抗拒或不喜歡那些需要全神貫注的事情 |
7. |
經常遺失日常學習或活動的所需用品 |
8. |
很容易受週遭環境或事情影響而分心 |
9. |
常遺忘日常生活中已安排的活動,如忘記約會的時間 |
10. |
常手舞足蹈,或在座位上不停地扭來扭去,難以安靜下來 |
11. |
在課室或需要安坐的場合,經常擅自離座 |
12. |
在不適當的場合四處跑或攀爬 |
13. |
難以安靜地遊玩或參與休閒活動 |
14. |
無時無刻也在活動,像一部不會停下來的機器 |
15. |
多言 |
16. |
問題還未問完,他們便搶着回答 |
17. |
難以在遊戲或群體中輪候或排隊 |
18. |
常中途打擾或騷擾別人的活動 |
ADHD有甚麼治療方法?
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或以上的徵狀,而且徵狀持續六個月或以上及在多於一個場合出現,便應向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專科醫生尋求協助,作出評估。十歲前是治療 ADHD 的黃金時期,適當的治療可以避免孩子在情緒及社交上的負面影響,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藥物:
利用藥物,針對因大腦中化學物質失衡而引致的缺乏注意力、衝動的問題及徵狀;資料顯示,八成接受藥物治療後的兒童有明顯改善3。
情緒及行為治療4:
方法以針對家長及老師為主,教授他們利用明確的指示、有效利用冷靜時間、建立獎勵制度,幫助ADHD患者建立自我控制能力5。
心理輔導:
提供適切的輔導,幫助孩子了解及抒發自己情緒,提高自尊心。
針灸6:
研究顯示,中醫電針配合行為治療能有效為八成患者達至長期緩解症狀,有助減低復發機會。
由於ADHD源於腦部的化學物質失衡,若結合藥物和行為療法便能更有效針對涉及對抗性及侵略行為ADHD兒童病例。在評估方面,費用約$5,000至$10,000港元,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,每位小朋友的狀況不同,因此用藥也會因人而異,一般來說,每月藥費為千多港元7。
ADHD是一種腦部的疾病,若在孩童期間及早發現並提供適切治療,疾病便能有效被控制。相反若忌諱疾醫,只會讓問題惡化,醫療費用亦會隨著病情的嚴重加重,令疲憊的家長百上加斤。長路漫漫,家長應及早選擇一份合適的保險保障小孩,確保他們能及早得到治療,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