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寫障礙的五大特徵
讀障是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,泛指在閱讀、書寫或拼字方面的障礙。根據衛生署兒童智力測驗服務資料,讀障的普遍比率約9.7% 至12.6%,每十個學童中,便有一個被確診患讀障1。一般而言,讀障有以下特徵:
- 讀默成績通常較背默差
- 閱讀欠流暢,時常錯讀或跳字條行
- 儘管努力學習,仍未能默寫已學的字詞
- 抄寫時經常漏寫或多寫了筆畫
- 把文字的部件左右倒轉或寫成鏡像倒影,例如b看成d,「明」看成「月日」
小時候,Jeffrey便覺得自己很愚蠢。幸好,媽媽沒有因此放棄Jeffrey,反用更多的愛助他渡過難關。Jeffrey認為家長的因材施教是戰勝讀障的關鍵。作為過來人,他希望分享三大要點,讓家長協助子女克服讀障。
1.讀障不是「文盲」多感官學習鞏固記憶
讀障患者不擅處理文字,所以Jeffrey建議家長運用多感官學習法,輔助孩子學習。
「有一次,學校教授不同疾病,如霍亂、痢疾等等,病徵相似易混淆。媽媽就給我畫了一張巨型心智圖 (Mind Map),列明各種病的徵狀,再錄音讓我邊聽邊吸收。」
媽媽又會運用小老師策略,每溫習完一課,我便會對媽媽做口頭匯報。匯報讓我聚焦重點,減輕學習負擔。」
觸覺方面,Jeffrey說家長可放大字體,讓子女用手指在字卡上臨摹。若想增加趣味性,透過遊戲如閃卡(Flash Card)加深記憶。
2.參考專家意見之餘 為子女度身訂造學習策略
家長亦可報讀不同課程,接觸多方面資訊幫助子女,做好協助者的角色,和專業人士的知識相輔相成。
「克服讀障是漫長的路徑,不是簡單得每周做三次訓練便會痊癒。再者,讀障兒童有機會同時患有過度活躍症,家長諮詢專業意見之餘,自己也需密切觀察子女狀況,將疑似症狀告知醫生,以獲取更適切的治療方案。」
Jeffrey亦鼓勵家長發掘子女的其他才能,度身調整教學策略,譬如有些小朋友擅長畫畫和演戲,家長可把生字融入其中。
3.及早評估做調適 勿盲從主流學制
Jeffrey認為,讀障兒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,是家長害怕子女被標籤「SEN」,逼使他們在主流學制下痛苦掙扎。家長如能無懼標籤,放下社會目光,用平常心看待公開試及早為小朋友做評估,讓學校作出相應調適。甚或換學制,轉讀以持續評估為主的國際學校和 “Happy School”。
讀障學生抄寫生字時會有困難,字體東歪西倒、超出格子,難以辨認相似形狀的字,他們亦傾向把字的部件上下左右倒轉,例如混淆b、d 和p、q,甚至把「明」寫成「月日」。